尼珠河“公”字奇石
王人天文/圖
尼珠河。
“公”字奇石。
我為在尼珠河見到“公”字奇石而感到高興,因為這枚奇石按奇石鑒賞要求來看,也算是優等奇石了。
對于石頭上自然形成字的,就是奇石。奇石是很貴的,特別是形成較美圖案和文字的奇石,奇石愛好者們常當做珍寶收藏。其中在石頭上形成文字的叫文字奇石。文字奇石以石頭表面光潤,文字清楚完整,石質緊密堅硬,石色純度高、顏色屬紅綠紫黃白者較佳,而造型又奇特者則為上品了。一塊好的奇石,價值可達數百萬元,據網上資料顯示,有人集得“馬云”二字兩塊奇石,最后竟然以150萬元的價格賣出,其中“馬”字是該愛好者在奇石市場以5萬元買來的,當時賣石的攤主還以為自己賣了高價,殊不知,經這位愛好者一組合,居然翻了30倍。當然,像這樣的奇石必得識貨者發現,才可能見得天日,在2018年7月的“昆明石博會”期間就曾出現許多文字奇石,令人嘆為觀止,譬如《長江》《仁心》等奇石。據業內人士介紹:“古往今來文字奇石都極其罕見,在奇石中文字奇石僅占其中的1-2%”,“漢字類奇石更是出奇的罕見,所以出現漢字的石頭均可列入奇石之列,而其中具有良好寓意且文字的線條清晰、筆力純正者則為上品”。
我們一行八九個人到尼珠河采風,從貴州的野玉海轉到尼珠河的時候,已經是下午四五點鐘了,山上起大霧,加之又下起小雨,當晚,我們便在尼珠河村住宿。借吃飯前的空擋,我在周圍拍了些照片。第二早,我們便離開了尼珠河。剛從村子出來,走到村后的彈石路上,一邊走一邊拍照。尼珠河是個拍風景的好地方,沿途都是美景。文友們已走到前面去了,我正想趕上去,就在這時,發現路上的一塊黑石頭上有個醒目的“公”字,止不住停下腳來喊道:“這個石頭上有字!”眾人聞聽,紛紛圍攏過來觀看。只見該石直徑大約一尺左右,全身墨黑,質地較為堅硬,不太規則,整個石頭全身褶皺,大約兩寸那么大的“公”字全由白瑪雅晶形成,與石色的黑形成強烈對比,格外分明,由于雨水的沖刷,石頭濕漉漉的,字與石色越發對比鮮明了。心里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塊奇石,按奇石的賞閱要求,它起碼達到了三條,屬于一塊優等奇石。我仔細觀看,石體上的字分明是一個隸書的“公”字,鮮明,大方,撇捺飄逸,筆畫剛健,甚為工整。眾人噓噓,確是一個不錯的天然書寫。當時欲想將它取出帶回,因沒帶工具,加之不想破壞路面而放棄了。
“公”字,好啊,天下為公、公共財物、公私分明、公德、公干、公心、公道、公正、大公無私、公侯、王公大臣、公平、公開、公然、公益、公用、公章、公允、公園等等,語意太豐富了,若是再尋得一塊石色相等,字體亦是隸書的字與它組合,那將是妙不可言的奇石。對了,最好是“公道”和“公德”,“大公無私”也非常不錯。一個“公”字顯示了太豐富的含義,我們人人抱有一顆公心,何愁人間不四月天?人人具有公德,社會將更加美好。人人以“天下為公”,社會將更加和諧更加發展。一個“公”字彰顯了大義、道法自然、心胸和人世間的最高道義,若要發展,必以“公”利、“公”義在前,精神文明則盡顯矣。
到此,我一直深深沉浸在對那塊奇石的深深喟嘆中。我想:下次再去尼珠河,我一定會再去尋找,對它賞閱一番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